幸酱牛肉 幸酱牛肉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之为“准备货币”。

基础货币是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B=+CR式中:B为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可以用H表示),R为商业银行保留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金与现金库存),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基础货币从其来源来看,具有负债性、可控性和扩张性。

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具有使货币总量倍数扩张或者收缩的能力。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

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

如果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债权增加,那么中央银行货币通过商业银行进入市场,于是基础货币增加,这就促使货币供给量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那么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减少货币的供给,于是,基础货币减少。

学术界普遍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经济运行,基础货币是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2.变动外汇储备

变动外汇储备主要涉及国际收支对中央银行和外汇储备的变动。

若本国国际收支是顺差,购进外汇资产,增加黄金和外汇储备,则基础货币投放量增加;相反,如果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中央银行净出售外汇资产,减少外汇储备,则基础货币减少。

3.公开市场业务影响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直接影响着货币的供给。

中央银行公开出售有价证券,意味着流通中的通货减少,基础货币减少;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流通中的通货增加,则基础货币增加。

4.中央银行再贴现、再贷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当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再贷款时,都会增加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凭借持有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贴现,或者向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都会将贷款汇到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账户上。

再贷款和再贴现使商业银行储备增加,同时基础货币也增加。

为了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中央银行可调整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

5.中央银行吸收财政存款变动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无论财政收支出现盈余,还是出现财政赤字都会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

若财政收支出现盈余,财政存款会增加,则基础货币会减少。

原因是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和债券收入,投资者会减少存款,购买债券,同时政府债券持有量减少,两者促使基础货币减少。

若财政收支出现赤字,财政会收入减少,则基础货币会增加,原因是财政支出过大(比如国防开支、社会保障开支等),这些开支会增加各经济主体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持有的现金,中央银行也会增加持有债券,两者的结果是基础货币增加。

6.其他项目也会影响基础货币

比如,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和中央银行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款的增减变化,都会影响到基础货币的供给。

综上所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供给,似乎基础货币只受中央银行控制。

然而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完全的。

例如,财政收支状况和外汇储备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仅仅是基础货币。

2020-01-02 06:54:22
1,358次浏览
1次回答
您可以添加微信进行咨询
微信号: